隨著端午節(jié)的臨近,濃濃的粽香早已在大街小巷彌漫開來,各種口味的粽子開始爭相上市,節(jié)日氛圍直線拉滿。為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環(huán)境,羅源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溫馨提示如下:
一、如何選擇粽子?
市場上常見有新鮮粽子和真空包裝粽子(常溫粽子)、速凍粽子。其中真空包裝粽子和速凍粽子屬于預包裝粽子。
1.在購買新鮮粽子時,要選擇正規(guī)商超或市場,查看粽葉是否包裹完好,粽體形狀是否完整,確認無霉點、無露米、無變形。不過度追求粽葉顏色,粽葉呈墨綠、黃綠、淡黃,且有一股淡淡的竹葉香味都屬于正常。若粽子有哈喇味等異味,表明粽子已變質(zhì)。
2.在購買真空包裝粽子和速凍粽子時,要注意查看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不購買、食用無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內(nèi)容不清晰,或有掩蓋、補印和篡改標識情況的粽子。同時,還應查看包裝袋是否完好,尤其注意真空包裝粽子不應出現(xiàn)破損、漏氣或脹袋等現(xiàn)象。
二、如何健康食用粽子?
1.粽子最好趁熱吃。研究發(fā)現(xiàn),糯米加熱后淀粉會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被消化;但糯米冷卻后,支鏈淀粉很快相互連接成緊密的結(jié)構(gòu),導致黏性和韌性增大,進而影響人體內(nèi)消化酶的作用,增加人體胃腸的消化負擔。所以,粽子最好趁熱吃,如果放涼了,不妨重新熱透了再吃。
2.科學食用講均衡。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營養(yǎng)比較單一、不易消化。如果吃太多,容易引起腹脹。因此,建議食用粽子時,搭配一些豆?jié){、湯羹以及富含纖維的時令蔬果等,既可以均衡營養(yǎng),又可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
3.日常食用要適量。粽子黏度高,多吃容易消化不良,引發(fā)腹脹、腹痛,還會影響其他營養(yǎng)的攝入。一般來說吃一個大粽子相當于一小碗米飯,一餐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更不要當飯吃、頓頓吃。特別是有返流性食道炎的患者更應控制食量,以免反酸癥狀加劇。
4.特殊人群應注意。粽子的糯米中淀粉主要為支鏈淀粉,升糖指數(shù)高,糖尿病患者需謹慎食用。粽子加工時常加入動物脂肪,老年人、兒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腸胃消化功能較弱者都應少量食用。此外,易過敏人群在選購粽子時,應向商家了解粽子的配料情況。
粽子水分含量較高,室溫下不能長期保存,可以放入冰箱冷凍保存,延長存放時間。存放時要用保鮮袋密封,避免水分流失,并注意與其他肉類等生食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在冷凍狀態(tài)下,淀粉可以保持不變干的狀態(tài),只要吃的時候取出來重新蒸一下,或者用微波化凍也可以,口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來源/福建市場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