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源縣鑒江鎮立足農村特點和產業特色,多措并舉激發鄉村人才動能,不斷鞏固提升鄉村振興成果。
一、聚焦體現“最好質效”,開好“引才”良方
一是抓好人才工作導向。鑒江鎮黨委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工作理念,堅持領導聯系人才制度,包村工作組聯合各村做好人才資源排查,摸清就業數據,宣傳招聘信息,為人才提供就業機會。2023年鑒江鎮設立9個現場辦公點,提供1000余個工作就業崗位,持續推進引才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實效。二是引導人才返鄉回流。與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簽訂“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協議,通過科技幫扶、人才下鄉、高素質農民培育、黨建共建、農產品網上營銷等方式助力鄉鎮的經濟發展。篩選11名在讀大學生返鄉社會實踐,吸引優秀學子畢業后回鄉創業、就業,為鑒江發展凝聚起同心共筑的“人才合力”。三是助力企業納新培優。定期了解洋澤公司人才需求,積極參與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共招納2名高校畢業生加入企業。通過定期舉辦專業技能培訓和人才年度考核,不斷提升企業科技人員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
二、聚焦挖掘“最強潛能”,拓寬“育才”路徑。
一是發掘技術人才。通過“線上+線下”形式組織各支部宣傳“羅川工匠”的推薦申報工作、羅源縣高層次G類人才申報認定工作,聚焦鄉村振興、傳統手工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掘多方技術人才。全鎮入選“羅川工匠”人才評選2名、2023年首批羅源縣高層次(G類)人才1名。二是建強人才隊伍。持續鼓勵人才向基層流動,引導青年人才扎根基層、服務基層。2023年共有墩苗人員2名、鎮派鄉村振興指導1名,“一懂兩愛”村務工作者5名,配合村開展日常工作,在一線歷練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三是注重人才培養。常態化服務聯系漁業專家,特邀專家到鎮級黨校、海上微黨校、養殖公司開展講座,普及相關知識,累計組織培訓鑒江漁民及養殖企業共30多人。動員村民群眾積極參與特色產業工種職業技能培訓(講解員)、鄉村英才計劃·電商技能提升公益活動、養老服務農業人員“送教上門”培訓和漁業船員培訓,提升新農人職業素養。2023年新增培訓高素質農民66人次,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10人,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共報名32人,其中中級3人,初級29人,獲得初級證書4人,排名全縣第二。
三、聚焦發揮“最大作用”,創新“用才”載體。
一是搭建企業人才載體。與福建省洋澤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黨建+企業+人才”集聚平臺,匯聚科研人才,截至目前,吸引了福建農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集美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團隊15名科研人員入駐企業。推動創新科技平臺搭建,與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4個省級科研平臺和1個院士工作單位所開展合作,建設產學協同創新基地,持續柔性引進12名合作專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福建省洋澤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福建省科學科技協會評為第五批“福建省科協科技小院”。二是加強企院共建合作。聯合企業加強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海洋學院等開展專家服務、基地共建等深度合作,成立人才驛站,吸引高校畢業生4人,結合驛站內相關科研課題培養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1人,成為羅源縣首家行業性人才驛站——羅源縣洋澤海洋產業園人才驛站。三是推動產學融合發展。推進中國農業大學“近海穴居蠕形動物開發與利用”課題示范基地落地鑒江,并聘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專家擔任洋澤海洋產業園人才驛站專家顧問,將產學研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