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窗口,活躍著一群巾幗服務明星,她們中有窗口新兵,也有業務尖兵,大多為90后。她們以讓群眾滿意作為追求,把勤鉆業務作為動力,在窗口業務工作中展示了青年風采。
2021年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同時獲得兩個國家級大獎,分別為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優質服務窗口、全國窗口單位練兵比武團體三等獎。榮譽的取得見證了他們在服務工作中的堅守和付出。
打磨服務“精品鑰匙”
“看懂算清”、“爭分奪秒”、“實戰演練”.... 12月16日,2021年度人社窗口單位業務技能練兵比武全國總決賽落下帷幕。由羅源縣人社局陳落蘭、陳劍峰、張小冰組成的隊伍歷經三個月的緊張培訓,層層選拔,最終代表福建省榮獲全國窗口單位練兵比武團體三等獎。
業務嫻熟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辦事。一直以來,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十分重視窗口服務人員的技能知識培訓,組織全員參加“日日學、周周練、月月比”活動,中心職工陳落蘭等人在2020年也曾代表福建省獲得全國窗口單位練兵比武團體二等獎。
“人社的政策文件有八百多份且靈活多變,要全方面的掌握知識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學好知識能夠服務好群眾是值得的。”原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職工陳落蘭說,在培訓期間她堅持用高強度訓練來提升自己,平均每天學習十三小時,為的就是讓自己從“業務小白”成長為全國“人社知識通”。
力度不減,干勁不松。“練就過硬本領,才能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任薛承春說,人社領域政策復雜,又與廣大群眾利益息息相關,作為一線窗口工作人員都要努力做到人社業務“一口清”,什么都要會一點。“領導支持,同事鼓勵,省人社廳還為我們配備了專業的輔導老師,讓我們在備戰時沒有后顧之憂,大伙兒心里都憋著一股勁兒——不能輸!”羅源縣社會保險中心職工陳劍峰堅定地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羅源縣社會勞動保險中心職工張小冰在備戰過程中所堅定的信念,作為人民群眾的服務者,業務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這樣才能在一線窗口用小小的身軀奉獻著大大的力量。
解鎖民生“幸福密碼”
12月17日早上九點許,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大廳人頭攢動、人聲鼎沸,一切似乎著急又緊張,但工作人員們彌漫著的耐心,傳遞出來的真心卻能給人們帶來一片安心。
“我是來做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都很好,還特意將咨詢電話留給我,讓我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打電話再咨詢。”前來辦事的李先生感嘆之余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窗口服務無小事,一點一滴、一樁一件都連著民心民意。“微笑和耐心是化解怨氣的‘良方’,信念和目標是消除苦累的‘良藥’。”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孟雅婷說,服務窗口每天要面對上百號人辦理各種各樣的業務,一些特殊人群在辦理業務時速度慢,導致群眾等待時間長,心生埋怨也是在所難免。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服務大廳內的工作人們總是耐心勸解,他們堅信只要始終把微笑掛在臉上,百姓就會多一分理解。
就業乃民生之本。“只有始終把人民的安居樂業放在心上,時刻將群眾的困難和訴求記在心里,這樣才能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需。”薛承春說,羅源縣人社局堅持把公益性崗位作為就業扶貧的重要舉措之一,變以往的“給錢給物”式的輸血為“可再生”造血,打造了一批“家門口”的就業崗位,為的就是讓貧困戶都能有所收入。“以前生活很困難,現在在政府的幫助下讓我去村里做保潔員,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變得有希望了!”公益性崗位扶貧對象鐘水花滿臉笑容地說。
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始終牢記自身職責,積極作為,大膽創新,通過亮政策、亮崗位、亮信息、亮補貼,“四亮”作法促進就業工作取得新成效。
開啟移動“惠民大門”
從服務大廳走出去,才能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12月18號是薛承春到福建德勝新建材有限公司召開每月一次扶貧穩崗座談會的日子。在座談會上,大家環坐在一起,薛承春親切詢問定西籍工人們的生活近況、是否滿意工資獎金等等與個人利益相關問題,同時也傾聽了工人們提出的建議。
“政府不僅免費接我們到這邊工作,薛主任時不時還會問我們適不適應這里的生活,大伙兒提出的困難很快就會得到解決,真的很感謝。”福建德勝新建材有限公司定西籍工人張小龍、王曉慶夫婦說。
千里攜手,山海共情。據了解,這一批來自甘肅省定西市的工人是由薛承春在春節期間,為加強跨地區勞務協作,親自到定西市引進來的。這為福建德勝新建材有限公司、福建仁德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輸送了將近200號人,及時解決了因疫情影響企業用工難問題。
從“有力度”的春節疫情防控,到“有溫度”的民生保障舉措,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堅持多措并舉,主動作為,全面落實各項用工服務措施,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緊密圍繞羅源縣就業創業工作重點,完善城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進一步推動羅源縣就業創業工作穩步開展。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薛承春表示,接下來,羅源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會繼續堅持“為民、便民、利民”的原則,傾力打造一支“勇擔當、有作為、敢創新”的服務隊伍,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斷促進窗口服務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