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起步鎮是全國最大的秀珍菇種植基地,秀珍菇產量約占全國的60%以上,素有“中國秀珍菇之鄉”的美譽。近年來,起步鎮全力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2023年起步鎮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獲評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全產業鏈產值超10億元,現為福建省第一批、第二批農民創業示范基地。
一、技改升級,夯實菌菇振興路
一是加強技術攻關。依托縣食用菌研發中心,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推動秀珍菇液體菌種接種養菌項目落地投產,突破秀珍菇種植技術瓶頸,菌包成品感染率由8%降至1%,出菇時間縮短50%,產量翻三番,鎮域內7家菌包生產企業平均年產1000萬袋,產能大幅提高。二是推進標準化建設。鎮域內25家企業先后由標準化鋼棚改造升級為智能化出菇棚,開啟周年化生產,栽培高峰期產量可達100噸/天。重點項目食用菌珍稀品種(繡球菌)示范推廣基地一期建成投產以來,日產菌包達5000袋。以4家市級龍頭企業為核心,以32家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帶動全鎮1500多戶農戶參與食用菌種植,提供就業崗位4000多個,種植戶人均年收入超3萬元。三是引進培育專業人才。先后成立中國菌物學會創新驅動服務站、福建省秀珍菇產業研究院、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等,引進食用菌專家、技術人員、科技特派員30多名。同時發揮本地技術人才、產業能人作用,運用“農民田間課堂”等平臺,定期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以科技助力產業振興。
二、多方合力,暢通銷售新渠道
一是拓寬市場輻射面。主導產品秀珍菇省內銷售以寧德、南平、福州為主;省外銷售以上海、杭州、蘇州、廣東、深圳等大中城市為主。采用4-5斤大包裝,由蔬菜經銷商經批發環節進入當地農貿市場進行拆包販售。二是打通推廣供應鏈。鎮域擁有物流企業2家,滿足本土食用菌產品運輸需要。引導、發動菇企、菇農“線上”運用電商模式,開設淘寶直播間、微店等直播帶貨;“線下”組織參加中國(福建)食用菌產業博覽會、第二屆中國食用菌產業博覽會等各類展示會,舉辦菌菇文化節、采摘節等,開展特色企劃活動等,不斷擴大羅源秀珍菇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度。三是提升品牌新維度。全鎮6家食用菌企業中的鮮海鮮菇和秀珍菇(鳳尾菇)2種農產品分獲綠色食品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創鮮食品的低溫脫水即食產品、創味食品的秀珍菇拌面和秀珍菇餅干獲SC食品生產許可證。“羅源秀珍菇”現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入選首批中歐“100+100”地理標志互認名單,并獲“2020年度福建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榮譽。
三、系統規劃,激活發展新“蘑”力
一是規劃產業布局,擴大產業規模。鼓勵農戶推廣“五新”技術(即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藥、新原料和新機具),將成熟的食用菌栽培技術予以教學,實現全民種植。探索龍頭企業、大型種植場“工廠化栽培”和小型農戶“季節性栽培”并行發展模式,實現既開拓冬季市場,增加盈利點,又分攤栽培成本,完善秀珍菇生產標準。二是致力精深發展,延伸產業鏈條。以智能化生產為導向,完善提升食用菌物聯網管理系統,實行快速統一發貨,確保起步秀珍菇以最新鮮、最好的品性特征上市。對接知名食品加工企業,陸續開發并投產了秀珍菇拌面、餅干、茶點等系列精深加工產品,開發DIY菌包等周邊文創產品。探索觀光休閑農業,發展可承接體驗式農業旅游和可實施秀珍菇個性化栽種等新式項目。三是打響秀珍菇公共品牌,挖掘產業潛能。圍繞“羅源秀珍菇”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品牌標簽,通過試吃vlog等新興方式宣傳推廣,打造涉及品種特質、栽培環境、人物故事的品牌宣傳體系。規劃建設融合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食用菌體驗中心、食用菌科技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