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在羅源縣第十七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羅源縣財政局局長 葉自楠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現將羅源縣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1年預算草案提請縣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并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指導下,我縣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一)2020年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5.4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7.3%,下降18.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8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1.7%,下降14.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01億元,下降1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未完成年初預期,主要是落實減稅降費及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與鋼鐵企業技改、房地產銷售低迷等因素疊加影響,全年鋼鐵企業稅收同比減收4億元、房地產業稅收同比減收1.05億元。
2020年預算收支執行具體情況如下:
(1)主要收入項目執行情況
稅收收入8.31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76.6%;非稅收入1.37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37.1%。
(2)主要支出項目執行情況
2020年縣財政不斷加大資金統籌安排力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六穩”“六?!惫ぷ?/span>。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47億元;公共安全支出1.41億元;教育支出5.1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16億元;衛生健康支出2.05億元;農林水支出5.27億元;城鄉社區支出1.12億元,節能環保支出1.31億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
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1.94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24.3%,下降53.1%,主要是疫情影響,多幅地塊出讓進度未達預期,國有土地出讓收入較年初預算減收明顯。政府性基金支出4.23億元,下降54.6%。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全縣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86萬元,完成預算的186%,增長287.5%。調出資金186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58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4.7%,增長10.1%。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93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9.1%,增長5%。
上述部分數字在決算編制中將有所調整,待決算編成上報省市財政部門核定后,再提請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
(二)落實縣人大預算決議情況
按照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有關決議和審查意見,我們精心組織預算執行,扎實推進財政各項工作。
1.強化收支管理,防范化解風險
一是拓寬財源,保障運行。財稅部門大力強化協作、聯動,加強重點稅源征管,抓好重點稅收項目的稅收入庫工作;認真分析、預測各種利弊因素,極力破難題、挖掘增收潛力,確保應收盡收,努力增加收入;建立健全財政存量資金盤活清理長效機制,收回部門預算財政存量資金8243萬元;爭取上級特殊轉移支付資金10447萬元,爭取新增債券資金34771萬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6692萬元,為全縣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有力資金保障。
二是壓緊支出,過緊日子。面對財政支出日益增大趨勢,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堅持精打細算過緊日子加強支出管理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支出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優化支出結構,努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從嚴控制“三公”經費和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支出,全縣“三公”經費同比下降7.9%。
三是規范舉債,防范風險。嚴格落實債務化解實施方案,強化債務風險提示通報和風險防控,統籌安排債券還本付息資金,全年化解政府債務8.65億元;對債券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定期通報,加快資金支出進度,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2.聚焦重點任務,促進經濟發展
一是全面做好疫情防控。保障防疫資金供給,撥付疫情防控各項經費6407萬元,主要用于集中隔離點、核酸檢測、應急物資采購等;落實疫情防控便利化政策,由采購單位直接組織實施采購防疫貨物、工程和服務,同時開通國庫集中支付“綠色通道”,簡化疫情防控資金支付流程。
二是落實各項惠企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全年累計減稅降費3.5億元;減免68戶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租金85萬元;積極向上爭取3304萬元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生產;撥付各類專項惠企資金5066萬元,補助企業技術改造投入、貸款貼息等,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減輕企業負擔。
三是激活消費市場需求。撥付1021萬元用于“羅川惠民消費季”活動微信消費券發放、活動平臺開發宣傳等;撥付237萬元,用于舉辦羅源縣“傳統特色美食店”、“十佳農特產品”授牌表彰、農產品宣傳推廣、三中路夜色經濟等活動,進一步激活消費潛力,助力經濟回暖,推進市場復蘇。
四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完善和強化財政資金政策保障機制,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籌措5527萬元扶貧資金,支持扶持貧困戶發展生產、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運用省級扶貧在線監管系統,將30個專項資金納入在線監管,實時監控資金動態;持續加強惠民資金網建設,對60個惠民資金網項目進行網上公開,提高惠民資金網的群眾知曉率、使用率。
五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下達各級鄉村振興試點示范資金7033萬元,重點支持本年度13個鄉村振興試點村、1個試點鎮建設,補齊產業振興、農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短板,全面打造中高級版示范村、鎮。
3.保障民生福祉,補齊民生短板
一是全面落實民生工程保障。撥付5645萬元用于城鄉低保、特困人員補助、臨時救助等,切實履行政府兜底保障的基本職能;擴大物價補貼發放范圍,全年共發放11期物價補貼988萬元;撥付627萬元用于支持公益性崗位開發、落實就業政策等;投入1576萬元,有力保障我縣殘疾人事業發展;撥付2244萬元落實退役軍人撫恤政策。
二是持續推進養老制度改革。逐步落實職業年金運營機制,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撥付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障金及遺屬費高齡費等代發款共計1.67億元,全力保障離退休人員待遇;撥付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基金9315萬元,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及時足額發放。
三是支持防疫衛生體系建設。撥付7205萬元,支持建設縣級核酸檢測實驗室、負壓病房、隔離病房及衛生院發熱門診改造;投入3321萬元保障我縣基本公共衛生事業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健全我縣公共衛生應急保障體系。
四是助力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撥付教育相關經費5.1億元,足額保障生均公用經費,支持新建小學、幼兒園,認真落實國家教育脫貧攻堅、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校舍安全保障等政策,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五是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9854萬元,用于城區環境綜合改造提升和老城區綜合提升“十位一體”項目,進一步提升城區管理水平;投入7283萬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持續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推進羅源縣城區環境綜合改造提升PPP項目和羅源縣“一區三鎮”松山組團發展PPP項目成功落地,保障動車站站前廣場公園、蓮花山公園等為民辦實事項目順利開展。
4.加強財政管理,穩步推進改革
一是加強財政監督檢查。開展“1+X”職能監督檢查、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財政專項資金檢查、扶貧監管系統績效項目檢查等,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監督財政資金依法依規使用。
二是提升全面績效管理。研究出臺《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方案》,上線運行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對我縣教師培訓費、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城鄉一體化環衛包PPP項目服務費、餐桌污染建設及食品放心工程等4個項目開展預算績效項目重點評價,全面推進我縣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三是加大財政評審力度。全年審結項目1135項,送審金額16.75億元,審定金額14.5億元,核減金額2.25億元,核減率13.43%,進一步規范工程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是規范國有資產管理。全年受理批復45家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報廢、調撥申請,涉及金額2205萬元。同時,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月報、資產年報編報工作,動態了解國有資產變動情況。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大力支持、監督指導下,全縣上下共同努力,財政工作盡力克服發展中各種矛盾和困難,努力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財政運行面臨較大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我縣稅源結構較為單一,抵御風險能力較弱;減收因素增多,財政收入增長困難;落實人員及業務經費、兌現民生政策等增支因素的疊加,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三?!泵媾R較大壓力,預算平衡存在較大困難;防范化解債務風險任務繁重,籌資償債壓力大。對于上述問題,我們一定立足全局,采取切實可行措施,認真加以研究解決。也懇請各位代表、委員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一如既往地對財政工作給予支持和指導。
二、2021年預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編制并執行好今年預算,做好財政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縣財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加大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力度,堅持政府過緊日子,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全力做好“六穩”“六?!惫ぷ?。
(一)2021年收支計劃
綜合考慮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財政收支增減因素,2021年全縣預算編制如下:
1.一般公共預算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計劃16.17億元,增長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10.16億元,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級補助收入,預計財力19.63億元,加上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68億元,調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00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收入4.4億元,2021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財力合計25.73億元。相應安排支出25.73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6.4%。
2.政府性基金預算
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計劃13億元,其中:土地基金收入12.6億元。調出彌補一般公共預算缺口4.4億元,加上級補助收入12萬元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結余1306萬元,2021年全縣政府性基金財力共計8.73億元。相應安排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8.73億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全縣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計劃200萬元,調出資金200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計劃3.29億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1.98億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1.3億元),下降8.3%。社會保險基金計劃安排支出3.07億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2.08億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9964萬元),上年預算數增長4%。
(二)2021年財政保障重點和主要支出項目
1.縣級“三保”支出保障情況
根據《福建省財政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強地方財政預算收支管理做好縣級“三?!惫ぷ鞯耐ㄖ罚ㄩ}財預〔2019〕19號)及省定“三保”支出范圍和標準,2021年全縣“三?!敝С鍪《ㄐ枨蠊灿?.71億元,其中:保工資(人員經費)6.03億元;保運轉(公用經費)4035萬元;?;久裆?.27億元。按照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袃炏软樞虻脑瓌t,結合我縣實際需求,2021年全縣“三保”支出預算安排20.49億元,其中:保工資10.64億元;保運轉1.57億元;?;久裆?.28億元。
2.主要民生支出安排情況
(1)安排教育支出5.02億元。其中:教育事業運轉資金3.83億元,用于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保障;教育設施提升建設項目專項資金1.19億元,用于支持羅源一中復辦初中部、福州民族小學、鳳南小學、實驗幼兒園等新改擴建和設施提升。
(2)安排社會保障支出4.29億元。其中:離退休人員退休費1.13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資金9383萬元,城市居民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3407萬元,各類優撫及安置支出2066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及康復等支出1582萬元,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473萬元,全力落實社會保障各項財政政策。
(3)安排衛生健康支出1.27億元。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轉資金2755萬元,公共衛生保障資金2351萬元,計劃生育獎勵扶持資金1946萬元,公立醫院改革建設經費1025萬元,推動縣級公立醫療衛生改革,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健全醫療保障機制。
(4)安排農林水支出3.7億元。其中:農田水利項目建設資金5300萬元,水利設施建設資金6100萬元,森林植被恢復項目支出3300萬元,村級組織運轉保障等支出4890萬元,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資金3000萬元,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資金1200萬元,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完善,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5)安排重點項目建設支出4.88億元。其中:羅源灣退養還本2.4億元,南溪、起步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及周邊管網改造、污水處理工程PPP項目6700萬元,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2015萬元,敖江流域(羅源河段)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520萬元,岐陽片區棚屋改造購買服務費6148萬元,城鄉照明能源管理委托運營項目經費1300萬元,縣糧食中心儲備庫建設項目1380萬元,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提升PPP項目1000萬元,松山片區大小獲防洪排澇工程1000萬元,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三)扎實抓好預算執行
2021年,我們將圍繞上述預算安排,堅持依法理財,合理用財,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確保全年預算目標順利完成。
1.堅持開源節流,提高財政保障能力
一是積極培育壯大稅源基礎。繼續落實減稅降費等政策,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加快鋼鐵產業鏈發展,積極培育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動能,努力涵養壯大財源。二是充分挖掘現有稅源潛力。正確處理減稅降費與依法組織收入的關系,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用好涉稅信息共享資源,做好稅收精征細管,密切關注重點稅源變化和稅收繳納情況,堅持依法征收、應收盡收。三是做好年度土地出讓工作??茖W編制土地收儲計劃,加大收儲力度;合理組織、有序安排岐陽地塊三、站前廣場、羅馬景福城二期等地塊招拍掛,確保實現年初預期收入。四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認真研究分析中央和省市出臺的扶持政策,加強部門協作,加大與上級有關部門溝通力度,積極爭取更大支持,特別是與疫情防控和促進“六穩”相關的政策及資金支持。五是切實做好財政節支工作。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強化預算約束,優化支出結構,堅持把“三?!敝С龇旁谑孜唬?/span>精打細算、厲行節約,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分清急緩、科學調度,保證重點、嚴控一般,統籌集中財力保障全縣“六穩”“六保”各項任務。
2.堅持規范融資,防范化解債務風險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著力加強政府債務管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按程序將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嚴格將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資金列入預算,強化預算約束。二是削減隱性債務規模。規范做好隱性債務自查自糾工作,堅決遏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切實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各項措施落細落實。三是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加強全口徑債務動態監測管理,及時上報債務資金借、用、還情況,督促項目單位加快債務資金使用進度。四是積極爭取再融資債券。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溝通協調,最大限度地爭取再融資債券額度,減輕財政償債支出壓力。
3.堅持改革引領,推動財政體制改革
一是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深入推動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提高績效評價質量,促進預算績效管理系統與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的互聯互通,更好地運用績效管理手段強化激勵和約束。二是深化財政國庫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嚴格規范資金支付和清算業務,建立健全科學規范、公正透明的國庫資金存放管理制度。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加強考核通報,不斷提高財政支出效率??茖W合理調度國庫資金,切實滿足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和重點支出需求,嚴防支付風險。三是加強財政監督管理。重點抓好政府債務風險、資金安全、財政支出規范等方面檢查,組織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1+X”專項督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涉農、扶貧、環保等民生領域資金檢查,促進專款專用,杜絕擠占、挪用、滯留等違法違規使用各類專項資金的現象發生。
各位代表,2021年財政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指導下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勇于戰勝各種困難挑戰,努力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為全方位推動羅源高質量發展超越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