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 > 地方部門平臺鏈接 > 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管理機構 > 人民政府辦公室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索 引 號 | FZ11101-0200-2023-00024 | 文號 | 羅政辦規〔2023〕6號 |
發布機構 | 政府辦 | 生成日期 | 2023-11-03 |
標題 | 羅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羅源縣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的通知 | 有效性 | 有效 |
內容概述 | 《羅源縣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已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索 引 號 | FZ11101-0200-2023-00024 | ||
文號 | 羅政辦規〔2023〕6號 | ||
發布機構 | 政府辦 | ||
生成日期 | 2023-11-03 | ||
有效性 | 有效 | ||
標題 | 羅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羅源縣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的通知 | ||
內容概述 | 《羅源縣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已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各鄉(鎮)人民政府,福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羅源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直各有關單位:
《羅源縣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已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羅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1月3日
羅源縣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精神,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感、成就感,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制定羅源縣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如下: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堅持政治引領,強化師德學習教育,選樹師德典范,傳遞榜樣力量。以“四有”好教師為導向,每年開展“羅川十佳教師”“羅川十佳班主任”等尋訪活動,深入挖掘廣大教師在教書育人實踐中擔當作為、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身邊人、身邊事”,并運用校內外宣傳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展示我縣教師魅力風采。
堅持師德違規“零容忍”,嚴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和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制度,完善師德違規查處聯動機制,嚴查師德違規突出問題。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委宣傳部)
二、助力教師成長平臺
關注教師專業成長,加強名校長、名師的培育培養。實施優秀校(園)長(書記)培養計劃,通過3年培養周期遴選、培訓、考核、認定一批市級優秀校長并落實相應待遇;落實名優骨干教師聘期獎勵性績效工資待遇。完善“新任教師—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教育專家”階梯式的教師成長培養體系,針對不同階段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重點,開展全員崗位練兵,以新師考核比武、教壇新秀評選、優秀教學能手評選等賽事推動教師專業提升發展。
加強與省內外教育學會、部屬師范院校、知名教師進修學校交流合作,啟動高層次教育人才培養工程,完善羅源與知名中小學、幼兒園交流進修渠道。“十四五”期間重點遴選組織3名教育專家培養對象赴國內知名高校、先進地區開展理論研修;20名優秀校長、優秀教學名師赴國內知名中小學、幼兒園跟崗研修;100名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赴省內外知名中小學、幼兒園跟崗培訓,定期邀請名校校長、教師來羅交流,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質量、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鼓勵教師學歷提升,學校在職在編(含編外、參聘)教師參加學歷提升等教育培訓項目,且取得國家承認的與本職崗位相關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歷證書的,在相關證書取得后,由思源基金會分別給予8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財政局、思源基金會)
三、搭建名師示范引領平臺
貫徹落實《羅源縣高層次教育人才引進和培育實施細則(修訂稿)》,加大引才、聚才力度,重點引進國家級、省市級教學名師、名校長、省市學科帶頭人、教育類引進生等高層次優秀教育人才,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
改進名師工作室建設,名師工作室以教學改革前沿問題研究為引領,以領銜名師為核心,立足教育教學實踐,營造濃厚教科研氛圍,創新優秀教師成長模式,打造高水平的教育教學團隊。縣級設立名師工作室15個,每個工作室聘期三年,每年根據工作需求,下撥每個工作室不超過5萬元運行經費,用于支持其“出成果、出人才、出經驗”。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財政局)
四、完善教師教科研保障和獎勵機制
積極推選優秀教育成果參與省市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評選,對獲獎項目予以省一等獎10000元,二等獎6000元(市一等獎),三等獎3000元(市二等獎)獎勵。
加大課題研究支持力度,對教師承擔的省市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省級課題結題的給予每項資助經費10000元,市級課題結題的給予每項資助經費6000元。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財政局)
五、實施銀齡教師計劃
充分挖掘退休教師優質資源,調動退休教師繼續投身教育的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年齡在65歲(含)以下,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退休教師,中小學可根據實際工作需求,在各學校人員總量限額內,聘請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稱的退休教師為銀齡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縣教師進修學校可聘請具有高級及以上教師職稱,獲得市學科帶頭人以上學術榮譽的退休教師為銀齡教研員,從事教科研、培訓評價等工作。
在聘用協議有效期內,銀齡教師待遇參考標準為中級職稱6500元/月/人,副高級職稱7500元/月/人,特級教師、省教學名師及正高級教師8500元/月/人;銀齡教研員待遇參考標準為副高級職稱8500元/月/人,正高級教師10000元/月/人。聘用人員報機構編制部門備案。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財政局、縣委編辦)
六、創新教師崗位管理
進一步創新崗位管理辦法,拓寬職業發展通道。在現有的崗位結構比例上增設2%動態崗位,用于高層次人才引進、優秀教育人才專項評審、突出教育教學業績獎勵、優秀青年教師職務晉升等事項。針對在特殊教育學校、農村學校累計任教滿25年以上的教師,且仍在特殊教育學校、農村學校任教的教師,不受原有崗位比例限制,采取“定向評審、定向使用”評聘。
充分提高學校崗位使用效能,探索開展學校崗位統籌管理工作。每年根據學校崗位實際使用情況核定崗位數,對崗位缺口嚴重的學校在崗位總量中予以統籌調劑。推動教育集團化辦學,下放集團內同一法人學校崗位管理權限,自主開展崗位統籌和中初級職稱評審工作。
(責任單位:縣委編辦、縣教育局、縣人社局)
七、提升教師從教榮譽
鼓勵教師終身從教,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為從教男滿30年、女滿25年的教師頒發《從教榮譽證書》。為在職教師(含編外、參聘教師)發放羅源華達公交智能IC卡,本人可免費乘坐縣域內公交。為連續3代及以上均有家庭成員(直系親屬)從事教育教學或教育管理工作的家庭頒發“教育世家”牌匾。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財政局、縣交運局、思源基金會)
八、保障教師福利水平
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長效保障機制,以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為基準,實行同步動態調整,核定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并納入縣政府年度績效管理考核內容。
設置新任教職工生活補貼,為新入職的在編(含參聘)教職工按每人每月1000元發放三年生活補助。
支持符合條件的教師人才按人才層次申請人才住房保障。支持非羅源籍的在編在崗(含編外、參聘)教師申請人才周轉房。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人社局、縣住建局、縣財政局、縣委人才辦、縣國資中心、房地產開發公司)
九、切實減輕教師負擔
根據學校用人情況,及時補充師資力量,配足配齊各學科教師,保障教育教學需求。貫徹落實《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有關要求,嚴格執行進校園活動清單式管理和審批報備制度,減少檢查評比項目,不得隨意安排面向中小學的教育宣傳活動和社會性考試進入校園。加大標準化考點建設,建立考點考務人員工作庫,減輕教師周末節假日考務負擔。支持學校采取購買服務與勞務派遣聘用相結合的方式,減輕教師行政工作負擔,為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創造良好環境。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委編辦、縣財政局、縣委文明辦)
十、關愛教師身心健康
關注教師心理健康,以教師為本,通過心理團輔、心理健康講座、人性化的管理等方式努力為教師創設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提供心理支持。
大力加強“職工之家”建設,大力開展教職工文化體育活動。積極搭建青年教師交友聯誼平臺。做好困難教師幫扶工作,大力開展職工溫暖工程,加大力度探索互助形式,幫扶困難教職工的重大疾病治療,要支持教師療休養活動的開展,不斷增強教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總工會、縣財政局)
以上舉措從2023年10月開始施行,有效期五年,實施范圍為羅源縣各級各類公辦學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